仁木195
“活久见!”国庆假期期间,山西太原一对95后夫妻在举办婚礼时,竟然直接全部叫了外卖招待来宾,现场给各个桌上的人定制特色的美食,夫妻俩还薅到了羊毛大奖,可以免费出去旅游,完全可以当做是度蜜月了!网友:只要新人幸福,什么形式都是浮云。
讲述者是一个局外人,以第三人称旁观视角继续讲述接下来的细节。刚开始大家还挺惊讶的,谁都没想到婚宴上会出现外卖小哥推着保温箱上楼那一幕,现场一阵窃笑和低声议论,手机也开始不停地拍照录像。外卖的纸袋和塑料盒摆满了桌面,饭香混着酱料味儿,年轻人吃得很带劲,长辈们一边看一边尝试着夹菜,表情逐渐从怀疑变成了好奇。新人的朋友们不停地翻看菜单卡片,上面写着每桌专属口味的名字,甚至还贴了新人小小的爱心贴纸,场面既随性又有点儿别致。有人低声感叹“真是省事儿,按口味点多好”,也有人半开玩笑地说“不会吧,这也太接地气了吧”。
接着可以看到筹备的细节:这对新人提前好几周就在几家口碑不错的店铺里试吃,每家店的招牌菜都写在一个清单上,然后按桌分配,川味一桌、烤肉一桌、日料一桌,甚至有一桌做了素食选项。外卖平台和餐厅被提前协调好,送餐时间对齐,餐具、一次性筷子、酱包都按桌装好,桌上还放了小卡片说明菜名和点餐缘由,方便长辈辨识。有人专门负责接单和验餐,检查包装完好、保温情况和送餐凭证,确保不会出乱子,这样的安排让担心卫生的人也能放下心来。宾客们互相夹菜、互相尝味道,很多菜品一上桌就被拍成了“婚宴外卖合集”发到朋友圈,评论里全是惊讶和羡慕。
从经济角度看,这种做法确实有它的算计。相比起传统酒店大宴,按口味点外卖在菜品选择上更灵活,也省去了许多看不见的花费,新人把省下的钱拿去订了更长一点的旅行时间和更舒适的机票,还能用平台赠送的优惠券和活动积分换来“随心飞”的机会。奖品本身是婚礼当天参加活动抽中的,人虽惊喜但也没太当回事,直到收到确认邮件才开始真正盘算要不要把行程延长几天。家里有人说这样“节省也好,实惠也罢,只要孩子高兴就行”,也有人小声念叨传统礼节的缺失,但当晚看到新人人来人往、宾客其乐融融时,意见也慢慢软了下来。
这样的婚礼在社交意义上也产生了小小的波澜。外卖盒上有人贴了新人名字,宾客把菜拍照上传,带个小小的标签像是在参与一种新的潮流,年轻人之间还互相问哪里家的菜好吃,回头就把店名记下来。长辈们吃着饭聊着大侄儿大侄女的近况,偶尔也会对某道菜露出认可的表情,年轻人的选择没有完全冲撞到家里人的底线。新人在婚礼结束后忙着收拾那些外卖包装袋和拍照留下的纪念品,想象着等会儿领到的旅行凭证和准备好的行李,这一切看起来既现实又带着点儿现代生活的俏皮味道。你觉得年轻人这样办婚礼有问题吗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