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前5月财政收入账单揭晓,柳州、桂林经济总量反差引关注

来宾 更新于:2025-06-29 23:45
  • 煦明日志
    广西今年前5个月的财政收入账单出炉了,数据里藏着不少有意思的反差——论经济总量,柳州、桂林一直是“老大哥”,可这回财政收入排名却杀出个“黑马”;防城港和来宾俩“小兄弟”咬得极紧,像极了班里两个总缠着比成绩的中学生;最让人意外的,是贺州以不到17亿的收入垫了底,这差距看得人直咂嘴。
    先看“带头大哥”南宁,150.81亿的收入稳稳坐在第一把交椅上。这倒不稀奇,毕竟南宁作为首府,聚集了全区最金贵的企业、最热闹的商圈,税收自然水涨船高。但接下来的排名就有意思了——第二名不是大家印象里工业强市柳州,也不是旅游热门桂林,反倒是百色以130多亿的成绩力压二者。要知道,百色在很多人眼里就是“铝都”,山多田少,工业基础算不上顶尖,咋就比柳州还“能挣钱”?
    这就得扒拉扒拉百色的“钱袋子”来源了。百色的财政收入里,铝产业贡献了不少份额。这些年当地盯着铝这条产业链死磕,从矿石开采到深加工,上下游企业越攒越多,光是电解铝、铝型材这些厂的税收,就是一笔不小的数。再加上这几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,百色的物流成本降了不少,企业更愿意在这儿扎根,税收自然跟着涨。反观柳州,虽然汽车产业响当当,但这两年汽车市场波动大,新能源转型又得砸钱,短期内财政收入被百色反超也不奇怪;桂林更不用说,主要靠旅游和农业,这两项虽然稳当,但税收爆发力到底不如工业。
    再看防城港和来宾,俩城市一个靠海一个靠山,1-5月收入分别是24.74亿和24.22亿,差得连杯咖啡钱都不到。防城港有港口优势,这几年跨境贸易、口岸经济火得不行,码头上的货轮来来往往,关税、物流这些税收自然少不了;来宾则靠着糖业、冶金这些传统产业,虽然规模不大,但胜在稳定。有意思的是,俩城市都在想办法“破圈”——防城港最近在推临港工业,来宾也在搞绿色化工,说不定过两年就能分出个“前后桌”。
   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贺州。16.69亿的收入,比倒数第二的来宾少了快8亿,这差距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乡镇全年税收。贺州地处桂东,和广东接壤,按理说区位不算差,可为啥就挣得少?一来人口少,全市才200多万人,消费市场和劳动力都有限;二来产业底子薄,除了林业、农业,没什么像样的工业项目;三来交通虽方便,但没像防城港那样的深水港,也没百色的资源优势,税收来源确实窄。不过最近贺州也在想办法,跟着粤港澳大湾区搞产业转移,引进了几个电子厂、食品加工厂,就看这些项目能不能尽快“造血”了。
    说实在的,财政收入这事儿,不是简单的“谁有钱谁没钱”,背后藏着产业布局、资源禀赋、政策导向这些大文章。百色能超柳州桂林,靠的是抓住产业升级的“牛鼻子”;防城港和来宾能并驾齐驱,是各自把优势产业做精了;贺州垫底也不是没希望,关键是怎么把区位、生态这些“潜在优势”变成“真金白银”。
    咱们老百姓看财政收入,其实就图个实在——钱多了,学校能不能多建几所?医院能不能多设几个科室?路上的路灯能不能更亮?这比单纯看排名有意义多了。你说这些城市接下来会怎么“发力”?是百色继续稳坐“黑马”位置,还是柳州桂林打了个“翻身仗”?防城港和来宾会不会拉开差距?贺州又该怎么追上?这些问题,估计得等年底再看分晓了。
   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